引 言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1],这既是对我国文旅融合发展的经验的归纳,又为新时代新征程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2]的要求。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内涵上契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逻辑与实践路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支撑。文化和旅游(以下简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各要素合理配置且相互渗透、整合融合,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产业关系及产业形式,即文旅产业。文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具有特殊的产业属性。面对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机遇、新挑战,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与历史责任,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
目前,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的研究方兴未艾。既有研究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对文旅产业发展的影响[3-4],基于文旅融合视角,探讨其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作用效应的研究较少;同时,现有研究侧重于将文化与旅游视为两个独立领域[5-9],仅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与其中之一的发展关联,对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逐渐融合为一个整体的发展趋势和时代特征观照较少。因此,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与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机理和互馈逻辑是怎样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赋能中国式现代化中面对怎样的现实挑战?如何促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最佳效能?仍值得深入思考与研判。
探究上述问题可遵循如下思路。首先,从中国式现代化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引领作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对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赋能作用“双向”互嵌视角,发掘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逻辑机制。其次,围绕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现状,从专业人才、区域和城乡差距、创新驱动力、绿色发展理念、文化形势、法治监管六个维度,剖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挑战。最后,探索健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具体措施以积极应对上述挑战,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和具体的实践指引。因果关系视角下,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内涵逻辑是对其现实挑战的理性审视,同时,现实挑战也是对两者内涵逻辑的间接映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升路径是对两者内涵逻辑的积极响应,受到内在逻辑的规定。由此,构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闭环运行机制(见图1)。
一、中国式现代化与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内涵逻辑
(一)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取向
党的二十大报告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深刻内涵[1],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提供了理论遵循与实践指引。文旅产业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要解决当前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价值取向不明确、目标导向不清晰等问题,必须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置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与发展布局之中,遵循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逻辑与目标取向,实现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1.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基础。人口规模巨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同时,也意味着文旅市场庞大,促进人民群众就业创业的潜力巨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需要以拉动人民群众就业创业为基础导向,以激发市场活力为目标追求,以文旅产业人才及文旅市场支撑为内在要求和未来指向。
2.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体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基于文旅产业强关联、强带动的经济属性,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以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方向引领,以使人民群众共享文旅发展成果为推进目标,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核心要义,既不断推进全民富裕,又不断推进物质和精神都富裕。
3.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要实现人民群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而文旅产业是“幸福产业”,兼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建设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重要产业形式。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以实现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提升为功能定位,以提高文旅产品与服务的供给水平为目标,不断增进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4.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底色。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底色,以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为责任,重塑文旅产业绿色发展道路,持续释放绿色发展的溢出效应。
5.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价值主张。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式现代化世界价值的生动体现。文旅产业是不断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现实载体。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充分尊重文化多样性,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交融,增进各国人民团结互信,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为责任使命和历史担当。
(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路径
中国式现代化是系统性、全方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人民的美好追求和社会现实需要为目标,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发展等方面[10]。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响应。
1.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能够带动人民群众就业创业,实现市场扩容,助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一方面,文旅产业涉及领域广、产业链条长,涵盖食、住、行、游、购、娱等行业,通过“文旅+”“+文旅”等模式,与农业、工业等产业破壁融合发展,带动人才链、技术链等要素的跨界重组,催生文旅新产品、新业态,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与创业机会。另一方面,随着文旅产业的互融共进,文化创意、研学旅行、康养休闲、旅游演艺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提升了文旅产品的供给水平,形成了以供给拉动需求、以需求刺激供给的双向循环模式,激发了文旅市场的供需活力,实现了供给侧与需求侧的有效衔接。
2.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缩小区域、城乡、群体收入差距的“加速器”,助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文旅产业具备富民惠民等功能属性,在减少区域不平衡、弥合城乡差距、缩小群体收入差距方面具有先天优势。[11]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全产业链、全方位、全业态的渗透融合,能够实现产品、信息、市场、资本、技术等要素在东中西部、城市与乡村、不同群体之间的互动流通,调节区域、城乡、群体之间的财富分配,增加各主体的经济收益,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与实践依托。
3.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文旅产业业态、模式、产品创新的“催化剂”,助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意味着,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涵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双重维度,能够有效带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等领域的综合发展,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重提升。文旅产业通过与农业、工业两大产业及交通、康养、体育等产业的联动乃至融合发展,能够实现业态、模式、产品的融合创新,拉动区域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促进物质文明建设。同时,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可激发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赋能文旅产业、铸魂文旅产品、提升文旅品质,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4.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能够促进产业经济绿色转型,助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文旅产业作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绿色产业,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系统相辅相成、相互依存,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点领域。文旅产业在营造绿色低碳的产业氛围及推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等方面具备显著优势,是实现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路径。
5.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能够有效增强文化自信,助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可以将文化资源优势、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文旅产业发展优势,提升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认同度,增强文化自信。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以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与开放合作的世界格局为重要前提[5],以文化交流、旅游合作为现实载体,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相互理解与互动合作,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有助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实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中国式现代化。
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挑战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协调推进。文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具有显著效应。[12]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既是时代契机,又是历史考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贡献文旅力量,需要厘清、审视、辩证思考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面对的现实挑战。
(一)专业人才匮乏,影响人口规模巨大优势的发挥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进步,是一个人口素质显著提升、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演进过程。高质量人才是文旅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现阶段我国文旅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不充分、人才层次结构和人才综合素质不平衡的现象依旧突出。当前,我国文旅及相关产业从业者规模庞大,但是,人才流动频繁、流失严重,存在从业者受教育程度不高、理论与实践脱节、专业技能匮乏、对口就业率和专业化水平偏低、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培养理念落后等问题。同时,文旅产业具有复合知识属性,然而现有文化人才的短板在于缺乏旅游产业知识,旅游人才的短板在于缺乏文化积淀,“兼具文化内涵、技术水准和创新能力的文旅产业复合型人才匮乏”[13]。面对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才支撑诉求,如何破解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中的人才需求困境,探索人才培育优化路径,为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储才蓄能,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区域及城乡差距显著,制约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协同推进
中国地域辽阔,可划分为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四大经济地理区域,各地区文旅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优势。2023年,从一桌难求的淄博烧烤,到人气飙升的贵州“村BA”[14]“村超”,到年轻人热烈追捧的“city walk”“特种兵式旅游”,再到2024年火遍大江南北的“冰城”哈尔滨、甘肃天水麻辣烫、河南开封“王婆说媒”,各地文旅部门竞相发力,点燃了文旅发展新引擎。但是,不同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和推进程度大相径庭、差距明显。文旅融合发展效率呈现“自东向西、由南至北”的双重递减分布规律[15],东部地区人民群众文旅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显著高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东部地区在服务设施、文旅产品开发、城市吸引力等方面更具优势,并依托良好的区域合作机制、高效资源配置方式促进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丰富,同时受东部地区“涓滴效应”、扩散效应影响,文旅融合发展效果持续改善。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受经济发展水平与区位限制,无法提供持续稳定的人才、技术、资源的集聚与流通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旅产业的创新融合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总体而言,我国各区域文旅产业发展呈现“各自为营”的碎片化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府际合作不畅,区域合作孱弱,文旅资源、市场与监管隐形分割等弊病。另外,城乡间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包括但不限于顶层设计、资源挖掘、要素配置等方面。文旅产业的全面协调与高质量发展,依靠多方协同共治。如何破除利益藩篱和区域、城乡壁垒,疏通阻滞文旅融合发展的障碍,缩小区域、城乡文旅融合发展差距,削弱阻碍区域间协同推进的负向效应,成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亟待纾解的困境。
(三)创新驱动力不足,阻滞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文旅深度融合要遵循文旅产业发展规律、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紧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拓展文旅理念、培育文旅产业业态、创新文旅产品。但是,文旅产品同质化、数字技术应用浅表化、优秀产品和服务供给匮乏、宣传形式千篇一律等现象仍旧存在。例如:部分乡村旅游目的地在形象塑造中,泛用山水、田园、生态、休闲、康养等同质化开发理念,缺乏基于地域根基与特色的文化凝练。[16]数字化、沉浸式、泛社交化的文旅消费新需求愈加多样,文旅产业已由观光游览、休闲度假时代步入数字体验时代,可以说,数字技术及其创新应用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17]。然而部分数字文旅产品仅停留在技术套用、浅层融合层面,只是单纯将数字技术模板化、公式化地嫁接到产品生产中,缺乏对文化的深度挖掘和特色创作。部分文旅景区以“文化”为噱头,充斥“网红”餐饮、景观,致使文旅体验项目设置与当地民俗文化严重脱节,文旅产品与服务的文化意义挖掘不足[18]。虽然网络中的各类“热梗”和“娱乐造词”一时间能够形成巨大营销流量,但对旅游目的地而言,原有的资源、设施与服务是存量与基本盘,流量营销带来的话题和热度则是增量与扩展盘。文旅产业需注意信息流是把双刃剑[19],要警惕过度依赖流量营销,避免走偏走歪和不可持续发展。因此,通过理念创新和技术创新引领文旅产业发展新变革,利用数字化手段诠释旅游目的地的文化内涵,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旅体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同时实现产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正确方向与迫切需要。
(四)绿色发展理念欠缺,冲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环境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生态环境与文旅产业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的双向互动关系。文旅产业发展依赖于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恶化也会严重抑制文旅产业的健康发展。从较为宏观的视角看,中国绿色文旅融合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空间分异。[20]从具体情况看,由于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文旅产业的趋利性、管理模式的粗放性、环保意识的薄弱性,文旅项目在开发、利用、经营过程中,常常忽视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给区域生态带来严重破坏与负面冲击,包含水体污染、空气质量下降、耕地违规占用、土壤压实、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植被破坏等问题。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谋求文旅产业健康发展,就要严厉禁止以文旅产业发展名义破坏生态环境、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统筹文旅产业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能否充分发挥文旅产业绿色、低碳、环保效能,以绿色为融合发展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探索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畅通渠道,有效实现自然环境的生态价值,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潜在挑战。
(五)西方文化渗透形势严峻,破坏文化自信及和平发展道路
文旅深度融合能够推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旅游资源对外传播,“圈粉”海外受众,助力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展示。文化的互融互通与交流合作,是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当前,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往愈加密切,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碰撞愈加频繁,这为西方国家利用文化产业、网络技术及媒体传播优势进行文化渗透提供了便利。例如,随着国外电影、电视剧、音乐、游戏等的大量引进,外国文化产品在我国文化市场占有较大份额,对本土文化认同造成严重冲击;互联网技术全面渗透,深刻改变了文化的创作、生产、传播、接收与交流方式,主要通过网络传播的社会不良思潮,对国家主权、意识形态、法律法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等造成严峻威胁与挑战;一些文化活动过度西化,破坏我国文化遗产和习俗传承,导致本土文化价值流失,削弱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等等。因此,尤其要注意防范化解文化冲突,抵御文化入侵,维护我国文化安全、网络安全,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同时,要尊重文化多样性,坚守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这是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本质要求。
(六)法治监管缺位,限制文旅产业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21](P129)。文旅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必须依循法治经济的运行规则。推动文旅产业在法治轨道上发展,是实现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要求。但是,非法经营、强迫交易、价格欺诈等文旅违法犯罪活动层出不穷,严重扰乱文旅市场、阻碍产业发展。同时,在数字技术影响下,旅游目的地、消费者、经营主体,面临平台管理、算法匹配、隐私保护等数字化治理挑战,数字文旅产品知识产权、文旅企业数据及网络安全、文旅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等的监管缺陷与制度漏洞仍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文旅领域的相关立法仍处于较为零散状态,司法、执法中存在交叉重叠、职责不清、适用冲突等问题,急需统筹立法与实践规范。[22]因此,建设法治化文旅营商环境,在法治轨道上健全与完善文旅产业治理体系,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升路径
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环节。[2]理解、审视、把握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现实挑战,因势利导、精准施策,从以下方面健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能够有效使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赋能中国式现代化。
(一)构建文旅人才支撑体系,促进发挥人口规模巨大优势
1.更新文旅人才储备。夯实文旅人才基础,以人才为关键突破口,扩大文旅人才“基本盘”。重点关注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基层文旅行业从业者等后备人才,充分发挥文旅带头人作用。重点培育和引进文化创意、艺术创作、康养度假、旅游演艺、旅游电商等重点领域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加强文旅行业从业者的培训教育,定期开展专业素养培训活动,提升文旅行业服务质量与水平。
2.加强院校文旅专业教育。专业化教育是人才培育的重要途径。面向文旅行业发展需要,优化文旅学科专业建设,积极适应文旅人才培养新需求。更新文旅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设计,开设旅游目的地综合提升、文旅项目开发、文旅企业运营等课程。着力提升学生数字素养,促进新媒体技术等应用于课堂教学,提高文旅运营、文旅场景挖掘、智慧旅游、虚拟旅游、旅游电商等方面的专业技能,有效对接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趋势下对数字化与智能化文旅人才的需求[23]。
3.构建政、产、学、研一体人才培养体系。文旅产业的实践性、应用性、综合性强,文旅行业人才培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政府为主导,畅通政、产、学、研通道,汇集产教资源,以智库或行业协会等组织为桥梁、纽带,推进文旅产业组织、院校、科研机构、文旅企业等共同参与,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产学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一体化协同育人机制,疏通上、中、下游人才链与终端用户的有效衔接与精准耦合,培育高素质、高技能、高度专业的文旅应用型人才[23]。
4.完善文旅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在加强文旅人才培养的同时,需要持续完善人才激励与约束机制,既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又保证文旅深度融合效率、稳定队伍。制定文旅人才成果奖励政策,定期选树政、产、学、研等各类优秀文旅人才。完善人才评价机制,结合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趋势、新诉求,及时修订文旅人才专业职称评定标准。推动文旅行业从业者的职业资格与职称形成对应关系,探索文旅行业职业资格与职称的贯通发展。建立健全文旅人才服务机制,落实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政策等人才政策。
(二)强化文旅区域协同与城乡联动机制,保障稳步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1.加强区域文旅协同治理。强化全局性顶层设计,开展纵向、横向及斜向府际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形式向制度化的强约束模式转变,打破属地化管理困境,提高区域文旅融合发展协同效率。加强文旅部门、文旅企业以及文旅行业协会的跨区域合作,构建统一的文旅规划政策和管理调度机制,提高不同区域文旅融合发展的均衡性。借鉴“飞地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跨区域的文旅融合发展,实现各区域文旅要素的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依托城市群、都市圈的经济规模与市场基础,发挥文旅产业集群效应,拉动周边旅游目的地紧密融入城市群、都市圈的文旅产业一体化发展格局,激活周边地区文旅需求韧性与产业发展潜力。
2.推动城乡文旅联动发展。以城带乡,通过发展乡村文旅产业,推动资源要素向乡村流动,促进城市与乡村之间文旅资源、产业、技术、市场等互动互补与统筹衔接,推进城乡文旅产业“人—地—业—治”全链条、全方位深度融合发展,实现城市与乡村文旅资源整合、产品互补、客源互引的融合发展效应。尤其要传承好利用好保护好农业遗迹、传统建筑、民族村寨、田园景观等乡村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持乡村主体特性和活力的基础上,构建城乡文旅联动发展模式。培育城乡文旅消费新场景、新增长点,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实现城乡文旅融合发展的协调与均衡。
3.保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涉及政府、企业、消费者等诸多利益关联方,要坚持成果共享、利益互惠的理念,从产品、业态、要素、市场、价值融合5个方面发力[24],让各方更加公平地享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鼓励人民群众依托文旅资源,勤劳致富、创新致富,最大限度释放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不断扩大城乡居民中高收入群体规模。特别要注意发挥乡村文旅产业在解决农村居民就业创业、优化农村人居环境、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提高农户生计水平等方面的突出作用,确保农村居民充分享受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带来的富民惠民乐民成果。
(三)推动形成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机制,增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
1.积极顺应文旅市场新需求。密切关注文旅市场发展变化,通过实地调研、企业走访、用户访谈、大数据分析等方式,了解消费者对文旅产品与服务的新诉求。注重本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将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挖掘与文旅消费需求相结合,根据区域历史文化、人文景观和传统工艺等资源,打造具有地域特色和独特魅力的文旅产品。结合消费新趋向,创新文旅产品,打造影视旅游、文博看展、互动体验、旅游演艺、露营休闲等文旅消费新风尚,提供具有个性化、多样化、互动性的文旅体验。
2.将数字技术深入链接文旅产业。广泛开展文旅数据采集、存储、加工、分析工作,构建公共数字文旅服务网络,加强公共数字文旅资源挖掘,拓宽文旅数字流通渠道,提升公共文旅服务数字化水平。加强文旅产业智慧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建设,促进文旅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引导文旅企业基于数据挖掘消费者情感、偏好等多维度指标,为消费者“画像”,以实现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增强数字技术在文旅场景中的应用,着力发展云旅游、云演艺、云直播等数字产品,推动5G、AI、XR(包括VR、AR、MR)等新技术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公园等旅游目的地及文旅项目与场景中的广泛深入应用。
3.以丰富的文旅产品供给扩大文旅消费。打造文旅深度融合新业态,生产具有知识性、差异性等特征的文旅新产品。[25]依托地域文化、自然奇观、民族风情等基础资源,推出文化主题餐饮、沉浸式演出等多种形式的文旅精品产品与项目,释放文旅产业乘数效应。持续改善文旅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景区道路、文旅服务设施、景区安全设施、住宿餐饮设施、垃圾处理与环保设施建设,还要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升级部署,提升文旅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水平。完善文旅惠民消费措施,集中发放文旅惠民消费券,实施景区门票减免活动,刺激居民文旅消费意愿。繁荣商业街区、旅游景区、商业综合体、文化产业示范园四类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集成夜景观光、演绎、娱乐、购物、住宿、餐饮等多种业态,开辟文旅消费新时空。
4.把握好文旅营销尺度。既要做好“对外宣传”也要“修炼内功”,产品是文旅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要补齐自身产业短板,打磨文旅硬件,提升服务品质,在夯实文旅产业基础上创新文旅营销模式[26]。确保文旅营销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避免使用虚假宣传、误导性信息或侵犯他人权益的手段营销推广。文旅宣传要结合自身特色,避免一味模仿,通过挖掘个性化特征打造富含地区特色的文化基调与品牌形象。创新文旅营销方式和宣传手段,打破传统营销模式和宣传框架,注重文旅产品与消费者的互动体验,赋予文旅产品“情绪价值”和“实用价值”,紧密结合科技、艺术、文化等元素,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新型媒介开展文旅宣传推广。
(四)完善文旅产业绿色发展机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1.构建文旅绿色发展治理体系。完善顶层设计、优化管理政策是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保障。加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标准化建设,督促文旅企业严格落实有关绿色标准与规范,指导文旅企业标准化、规范化的绿色经营行为。构建文旅产业绿色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出台财政、土地、税收、投资等多方面支持政策,扫清文旅企业绿色发展障碍,实现文旅产业结构绿色转型[27]。
2.培育文旅企业和消费者绿色发展理念。鼓励文旅企业关注生态环境、承担社会责任,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文旅产品设计与企业运营中。积极推进零碳景区、零碳酒店等产业项目,推动文旅产品与服务的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低碳协调发展。倡导文旅消费者亲近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宣传绿色消费理念,增强消费者环保意识,引导绿色消费行为。
3.加强绿色技术在文旅产业中的应用。引导文旅企业积极研发和引进绿色技术,将可持续交通建设、清洁能源开发、排污监测、水循环利用、智能预警等技术嵌入文旅产业中,减少环境污染,实现净零排放。健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完善绿色技术相关法律规范和行业标准,加强绿色技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为文旅产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提供标准规范,营造良好的绿色发展环境。
(五)构建国际文旅交流合作机制,以文化自信推动走和平发展道路
1.提炼文化符号,打造优势文化产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传承与创新,通过举办文化艺术活动、文化教育、表演展示、剧目演出等方式,增强文化认同,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28]。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将现代科技融入文化艺术的创作、生产、传播、消费等诸多层面,促进优质文化产品的生产与呈现方式的创新,“用高水平的文化产品讲好中国故事”[29],激发文化传承与创新活力,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2]。
2.增强文化安全意识。通过教育宣传,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安全的认知与重视程度,培养人民群众批判性思维和文化辨别能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警惕外来文化对社会主义文化产生的冲击,从而“提升文化的防风险能力”[30]。加强对外文化交流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对外文化交流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审批、备案、监督和评估制度,防范并抵制文化渗透、文化入侵,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构建网络文化安全技术防护体系,依托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改进网络监督管理手段,深化媒体融合安全、信息对抗与防护、数据资产保护、数据处理、数据隐私保护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加强媒体传播和文化安全、网络安全保障。
3.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与文旅合作。积极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互鉴,增进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尊重,强调文化自信与开放包容相统一,既坚定维护本国文化的独立性、独特性,又吸收借鉴他国文化精华。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文化交流平台与合作机制,注重平等互利原则,推动各国之间平等对话,确保本国文化在交流中获得尊重与保护,实现文化交流的互利共赢,促进多元文化的共存与互鉴。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旅游组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丰富中外文旅项目与活动,推广国内旅游目的地,提升入境及出境旅游便利化水平,提供目的地资讯、智能翻译、行程规划等全面化和个性化的文旅产品与服务。
(六)完善文旅法治体系,规范文旅产业现代化进程
1.完善文旅产业法治体系。结合文旅发展实践,根据文旅深度融合发展要求,弥补当前文旅法治建设中的缺陷和疏漏,构建“法律+文旅类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综合型文旅地方性法规+专题型文旅地方性法规”的文旅法律规范体系。积极参与文旅国际法规的研讨和制定,吸收借鉴符合我国国情的经验和做法。加强文旅执法队伍建设,明晰基层执法人员的制度规则与工作流程,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完善预防性法律制度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文旅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实现法治隐患源头化解,促进文旅产业法治建设。
2.兼顾因地制宜与统筹协调。综合考虑地域差异性,划定违法犯罪防控重点区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确保不同地区文旅法治监管的科学性、精准性与有效性。各地方、各部门在文旅法律规范框架下,根据法律要求或者授权,因地制宜出台相应的促进政策与监管措施,例如文旅消费投诉先行赔付机制、文旅仲裁院、文旅“警察”、文旅“巡回法庭”。注重文旅法治建设的统筹协调,结合各地区文旅法治建设实际状况,开展跨区域、跨部门的执法司法合作,促进文旅法治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与执法联动。
3.加强文旅市场监管。采取随机抽查、定期巡查相结合的文旅市场监督管理模式,严查文旅消费陷阱等不法行为。联合公安机关、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行业协会等,定期开展文旅案件研究分析,把握案件特征和规律,明确各方权责,以案释法,向文旅部门提出司法和行业规范建议。各监管部门要积极开展文旅景区“巡回法庭”、送法普法进基层等文旅司法工作,引导文旅企业、从业者增强法治经营意识,引导消费者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22-10-26(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N].人民日报,2024-07-22(1).
[3]宋瑞,宋昌耀,胥英伟.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五重逻辑与重要议题[J].旅游学刊,2024(1):19-33.
[4]赵丽丽,徐宁宁.文旅高质量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2023《旅游学刊》专题研讨会综述[J].旅游学刊,2023(4):161-164.
[5]李鹏,邓爱民.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旅游业的新使命和新路径[J].社会科学家,2023(8):41-46.
[6]王兆峰,王金伟,王梓瑛,等.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理论内涵与科学议题[J].旅游导刊,2023(1):1-18.
[7]尚荣.以文化繁荣助推中国式现代化[J].江苏政协,2023(8):23-24.
[8]张士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以红色文化为强大力量[J].红色文化学刊,2023(3):11-14+5.
[9]石培华.中国式现代化与旅游高质量发展[J].当代贵州,2023(15):80.
[10]董保民,赵红军.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脉络与实现路径——一个文献综述[J].社会科学战线,2023(12):61-69.
[11]李柏文,郭凌.中国式现代化情境下的旅游高质量发展理论研究[J].旅游学刊,2024(1):13-15.
[12]白凯,资明贵,袁祖社.文旅深度融合的公共性解读[J].旅游学刊,2024(1):3-6.
[13]侯天琛,杨兰桥.新发展格局下文旅融合的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推进策略[J].中州学刊,2021(12):20-25.
[14]徐姗姗,王军杰.从“村BA”看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文化创新的互构实践[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81-88.
[15]王兆峰,谢佳亮.中国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效率时空动态演化及其驱动机制[J].旅游学刊,2024(1):34-51.
[16]宋瑞,刘倩倩.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功能、短板与优化路径[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1):36-45.
[17]黄震方,张子昂,李涛,等.数字赋能文旅深度融合的理论逻辑与研究框架[J].旅游科学,2024(1):1-16.
[18]张朝枝,朱敏敏.文化和旅游融合:多层次关系内涵、挑战与践行路径[J].旅游学刊,2020(3):62-71.
[19]田志奇.文旅融合下旅游目的地互联网思维的产品营销及创新[J].旅游学刊,2019(8):8-10.
[20]肖黎明,于翠凤.中国绿色文旅融合发展的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生态经济,2021(8):118-125.
[2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22]于干千.法律政策学视域下健全文旅融合法律体系路径研究[J].思想战线,2021(3):132-143.
[23]藏思,雒海潮.大数据时代文旅融合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3(6):107-109.
[24]粟路军,叶成志,何学欢.文旅融合发展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J].经济地理,2023(11):198-207.
[25]黄先开.新时代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动力、策略与路径[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8.
[26]李任.“双向奔赴”:文旅发展新趋势下营销创新的理念与模式[J].理论月刊,2023(12):106-116.
[27]李永胜,黄丹丹.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态观:核心内容、理论超越与实践指向[J].思想教育研究,2023(11):23-31.
[28]俞思念.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内涵与价值[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1):5-12.
[29]韩晗.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文化产业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机遇与路径[J].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23(6):125-132.
[30]陆卫明,邓皎昱.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维度[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20-3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模式、实现路径与协同机制研究”(23BJY143)
作者简介:翁钢民,博士,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旅融合;王宁,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旅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张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