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6日,中信银行发布2024年度财报,宣布依据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将数据资源首次正式纳入无形资产核算。年报显示,确认为无形资产的数据资源原值达579万元,累计摊销85万元,净值494万元。这一举措标志着中信银行成为全国首家实现数据资产入表的上市银行,为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树立新标杆。
一起来看中信银行率先数据资产入表的这件事儿,这不是简单的会计处理变化,而是对数据价值的深度挖掘。从无形资产核算的维度看,中信银行的数据资源预计使用寿命为3 年。这些数据资源与土地使用权、计算机软件等一同被纳入无形资产范畴,按成本进行初始计量,并在使用寿命内采用直线法摊销。这种严谨规范的会计处理方式,既体现了中信银行在财务管理上的专业与合规,也为其他银行在数据资产入表操作时,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范例。
中信银行通过规范化计量数据资源,为后续融资、交易、风控提供了标准化依据,开辟了金融创新与数据变现的新路径。中信银行的数据入表实践标志着银行业从‘数据管理’向‘数据经营’跃迁,预计将带动行业资本结构优化。
中信银行在数据资产入表领域的成就,绝非偶然。在数据治理方面,中信银行全方位提升企业级数据能力,累计建设基础数据标准2.5万项,盘点数据资产超150万项。加速构建“AI+BI”数据服务体系,优化全行统一的用数平台(智数),业务用数自助率超40%,自助查询取数效率提升10倍以上。升级融合决策式 AI“中信大脑”及生成式 AI“仓颉大模型”,建成“自主平台+场景深耕+生态共建”三位一体 AI 赋能体系,中信大脑落地场景超1,600个,仓颉大模型落地财富管理、客服中心、市场营销、投顾、风险合规等多业务场景,孵化超80项创新应用,获评中国信通院大模型应用优秀案例。
1、海口公交智慧出行项目(2024年5月)
2、常州智慧停车数据产品(2024年7月)
3、青岛物流数据资产质押贷款(2025年1月)
中信银行在数据资产入表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自身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整个金融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未来,随着数据资产价值的不断挖掘和释放,中信银行有望在数字金融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继续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
编辑:王隆泰 陶波扬
发布:郑钰清 沈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