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由南京鑫欣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管理人和销售机构申报的“华鑫-鑫欣-数据资产1-5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正式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本次专项计划为全国首单获批的数据资产贴标的资产证券化(ABS)产品,总储架规模达5亿元。
这一突破不仅开创了数据资产在资本市场作为独立基础资产融资的先河,在全国开启了金融“五篇大文章”下“数字金融”赛道的全新ABS品类,更打通了数据要素与资本市场的价值转化通道,为金融支持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创新样本。
自2020年4月,数据被正式列为第五大生产要素以来,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
从2022年12月“中办、国办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到2024年1月财政部《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的正式执行,从2024年4月国家数据局等17部门印发《“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5年2月证监会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启动““数据要素×资本市场”专项试点,我国数据政策体系加速完善。
在此框架下,数据要素的资本化潜力加速释放。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已有55家上市公司、228家非上市公司实现数据资产入表。而《2024年中国数据交易市场研究分析报告》预测,数据资产入表规模将从2024年的487亿元增长至2030年的8278亿元,增长超16倍。
落实到地方层面,最近一段时间,湖南和北京均已出台支持数据资产证券化的政策推动相关工作。
湖南省政府在2024年11月14日出台《湖南省加强数据资产管理工作方案》,将推动企业数据资产入表,探索数据资产质押、增信、作价入股、证券化等应用列为工作任务。
北京市政府也于今年4月8日发布《北京市关于建设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明确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数据领域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还进一步提出,支持数据企业上市,加强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与北京证券交易所联动。
在市场端,目前国内就数据相关资产证券化的探索集中在ABS和ABN上。
2023年7月5日,杭州高新金投控股集团有限公司2023年度第一期杭州高新区(滨江)数据知识产权定向资产支持票据(ABN)在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功簿记,发行金额达1.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