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福州市长乐区医院100余例颅脑MRI影像数据成交并纳入国库集中收缴,交易总额9759元。福建省财政厅确认,这是全国首单医疗数据资产使用费国库收入,标志着福州新区率先跑通医疗数据从盘点、登记、定价、授权运营到交易的全过程,医疗数据资产化、市场化进程取得实质性突破。
据了解,本次交易的数据资产由福州数据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购买,而且经过严格脱敏处理,确保无法逆向追溯个人信息,主要应用于数字化颌智精准定位系统开发。该公司负责人郭晓雅介绍,未来将通过政务云内搭建的可信数据空间进行AI模型训练,形成可识别病变特征的智能算法,既保障数据隐私安全,又释放数据应用潜能。
医疗数据资产化之路并非一蹴而就。早在2016年,福州就被列为首批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城市之一。以“三医”(医疗、医保、医药)监管平台为基础,福州新区加快数据资源池建设,平台现已覆盖全省261家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及省属社区机构近5年的数据,预计今年10月将完成超过2000亿条医疗数据的采集和治理。福州新区还率先启动医疗数据治理工作,目前已治理数据超200亿条,为医疗数据资产化夯实了坚实基础。
本次交易顺利完成,还离不开福州市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平台的支撑。作为全国首个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应用案例,该平台由福建博思软件自主研发,按照财政部《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试点方案》要求,打造了“5个环节+1套平台+3个模块”的管理体系,围绕数据登记、授权运营、交易流通、收益分配、台账编制五大核心环节,实现从数据资源到资产再到资本的闭环管理。
“健康医疗数据对提升医疗水平意义重大,但如何规范安全地开发利用是最大的难题。”福州新区产业促进局副局长徐俊说。此次交易依托全过程管理平台,首次实现医疗数据资产有偿流通,探索出数据可用不可见、原始数据不出域的创新模式,既规范了医疗数据的流通,又为医疗产业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能。
交易背后,是福州新区推进医疗数据产业生态集聚的努力。依托首单示范效应,未来将有越来越多医疗AI企业、数据服务商、科研机构等生态伙伴加速集聚,延伸拓展医疗数据价值链条,形成更具活力的数字医疗新生态。福州新区将以长乐为核心,继续完善医疗数据资产全过程管理体系,推动跨区域数据融合流通,加快建设全国医疗数据资产交易枢纽,助力医疗资源高效配置与产业链升级,持续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