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以来,已有多地设立产业基金,发布支持政策,加码布局工智能与数据赛道,为产业发展添动能。
4月14日,杭州发改委发布《杭州市建设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方案(2025年版)(征求意见稿)》,提出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投向人工智能相关方向的产业基金规模超 1000 亿元。每年设立2.5 亿元市级算力券,对采购智能算力服务和模型服务的用户企业,按不超过合同实际发生金额的 30%给予补贴。
同一天,无锡发布《市政府关于建设“人工智能+”标杆城市的政策意见》,对有技术产品、潜力巨大的市场主体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创新联合体、国家级及省级实验室等创新主体开展技术攻关、创新研发等相关工作,意见明确都将给予相应金额的资助,最高2亿元;对掌握“数据标注”关键技术的服务型企业,根据其业务收入水平和示范带动效应,亦有最高50万元的补助。同时也提出设立人工智能市场化产业专项基金。
4月11日,南宁市发布《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提出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人工智能产业基金,争取国有资本、社会资本、金融资本集聚形成资本供给效应。每年发放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和5000万元“语料券”,支持模型开发与应用。
4月9日,成都市发布《成都市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的若干政策(征求意见稿)》,提出每年发放总额不超过1亿元的“算力券”,降低企业算力使用成本,对算力购买方按比例给予补贴,中小企业补贴比例更高,对算力购买方每年给予最高不超过500万元的补贴、模型应用方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对数据集购买方给予最高200万元资助。同时,也提出设立人工智能产业基金,着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打造与企业共同成长的大胆资本、耐心资本。
投资人工智能的国家队,早在今年1月就已经入场,国家人工智能基金总规模600.6亿元人民币,由国家大基金三期牵头设立,存续期长达13年,遵循“投早、投小、投前沿”的策略,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全产业链开展投资布局,覆盖算力、算法、数据和赋能应用等关键环节。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此前曾表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行动是同向发力、同频共振的。人工智能的开发与应用离不开高质量的数据集。当前,全国数据系统正在加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高质量数据集也已经开始在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投向人工智能的千亿资金终会流向更为广大的数据产业。
信息综合自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