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围绕大数据等数字领域新职业,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数据赋能为关键……分职业、分专业、分等级开展规范化培训、社会化评价 点击查看
数据交易师回到顶部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关注二维码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热点推荐
考生须知
数据交易师官方微信 扫码关注官方微信 预约考试公开课

地方动态|上海浦东率先出台气象数据管理新规 助力打造市场化改革高地​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发布日期:2025-04-16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上海市浦东新区近日在全国率先推出首部聚焦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的管理措施 ——《浦东新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若干规定》),以制度创新为 “钥匙”,开启气象数据潜能之门,为气象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活力。

业内人士认为,浦东新区充分运用国家赋予的立法优势,推出此项新规。它既与中央强化气象数据要素开发利用的战略部署高度契合,又紧密贴合浦东自身改革发展的实际需求。这一举措不仅是落实国家战略任务的切实行动,更是打破气象数据市场发展瓶颈的关键突破,标志着浦东新区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中又迈出重要一步。

立足国家战略,攻克发展难题

近年来,国家将数据要素视为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气象数据作为关键基础资源,在金融、航运、低空经济等领域的支撑作用愈发突出。然而,当前气象数据面临诸多挑战。数据来源分散,如同散落在各处的拼图碎片;产权界定模糊,难以明确归属;流通机制不完善,阻碍了数据的顺畅流转。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气象数据与相关行业企业数据的深度融合,尤其是金融、航运、低空经济等行业对气象数据的迫切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

浦东新区主动承担改革重任,围绕企业需求,着力解决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中的难点、堵点和痛点。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实施规范(试行)》《上海市气象条例》等上位法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创新,填补气象法律法规的空白领域。通过一系列制度创新,充分释放气象数据潜能,赋能新质生产力,推动浦东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上海全市乃至全国提供可借鉴的气象数据开发利用 “浦东经验”。

五大举措构建制度体系

据浦东新区气象局负责人介绍,《若干规定》聚焦五个方面,共十六条内容,构建起管理措施的基本框架。一是规范社会观测,制定社会气象观测活动指引,搭建共享服务平台,解决数据汇交和登记难题。登记的数据将获得全球唯一身份标识,便于在市场上流通交易。二是开放共享目录,实行气象数据目录制管理并动态更新。符合条件的主体可免费使用目录内数据,降低企业获取数据的成本。三是加快场景评估,建立场景评估绿色通道,为金融服务、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的开发主体,提供气象数据应用场景的快速评估服务,加速创新应用落地。四是促进境内外数据流通交易,支持气象数据产品在依法设立的交易场所挂牌交易,配合制定自贸试验区气象数据跨境流动负面清单,推动境内外气象数据合规流动。五是强化人才支持,将气象数据开发应用领域的国内外专家纳入区级人才政策支持范围,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创新引领,打造全国示范

《若干规定》通过制度创新,充分释放气象数据潜能,在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方面实现了首创性改革、引领性开放和开拓性创新,其创新成果在全国具有示范意义。在社会气象观测活动规范化方面,通过指引和平台整合分散数据,提高数据质量。在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支持下,编制更加开放的气象数据开放共享目录,吸引符合条件的各类主体免费使用,促进企业集聚发展。建立绿色通道机制,为重点产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加快应用场景落地,繁荣气象数据要素市场生态。支持数据跨境流动,构建 “引进来” 与 “走出去” 双向通道,助力浦东打造国际数据枢纽。

赋能数字经济,激发发展活力

据悉,随着《若干规定》的实施,气象数据要素将在浦东加速流通。企业可利用高质量数据开发创新产品,金融机构可获取精准气象服务优化风控模型,航运企业可提升气象预测能力保障运营安全。浦东将依托这一新规,吸引更多气象数据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浦东新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若干规定》的出台,是浦东新区发挥国家赋予立法优势的成功实践。这一新规为气象数据要素市场化提供了制度保障,为全国气象数据开发利用贡献了 “浦东经验”。未来,浦东将继续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新路径,以制度创新激发数据潜能,助力上海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经济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