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数据领域相关话题成为众多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我们综合各类媒体和平台的公开报道,对2025年两会中有关数据工作的建议提案进行了梳理,倾听代表委员声音,不断提升数据工作质效。
1.张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加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防范
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北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张敏建议:加强人工智能数据安全风险防范。一是通过政策与产业协同赋能国内AI生态建设。面对底层生态被外国占据的现状,推动国产化替代,鼓励国产AI框架研发,提升国产AI芯片的市占率。加强跨领域技术合作,联合政府部门、企业和行业协会制定覆盖环境、数据、模型和应用的全方位安全评估标准。同时做好人才储备,在高校增设人工智能安全课程,培养AI+安全的复合型人才。二是强化内生性数据安全风险防范能力。加强模型使用权限管理,加强风险评估,防范人工智能模型被恶意滥用,应对AI数据投毒、深度伪造等新型威胁。同时强化安全数据传输通道和安全算力基础支持,防范信息泄露风险。三是提升隐私与数据安全保障能力。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规范数据采集、存储、处理、传输、销毁等全流程的管理要求,明确数据访问权限和存储处理方式。完善数据防泄漏、敏感数据识别、数据审计溯源和人工智能态势感知等实时监控和动态防御体系,及时发现和应对潜在的安全威胁。
来源:通信世界网
2.徐鹏飞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
构建以数据和软件为中心的核工业数据中心及数字发展生态
全国政协委员徐鹏飞指出,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我国核能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推进数字化转型,并取得了一定成绩。然而,核领域仍缺乏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性数据中心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工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他建议:
1.构建以数据和软件为中心的核工业数据中心及数字发展生态。可以建立覆盖核领域全产业链的行业性数据中心平台,充分发挥核工业全产业链“链长”优势,构建满足核工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需要的软件产品研发体系。
2.加强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设,推动构建核工业数据内部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的机制。我国核工业发展中积累了大量数据,希望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加工成为数据产品,赋能产业数智化升级发展。
3.要加强人才、资源等专项支持。鉴于核工业的高安全性和高标准要求,亟待在核领域实现基于数据和工业软件驱动的可信可靠人工智能技术,以保障国家的生态和能源安全。
来源:证券日报
3.贺晗 全国政协委员、天娱数科CEO
建设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完善国家级具身智能发展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贺晗的建议聚焦于具身智能和人形机器人、算力和促进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等方面。贺晗建议:
1.建立与完善国家级具身智能发展规划,推动大脑、小脑与机械本体协同发展。鼓励人形机器人通用平台建设,避免重复“造轮子”。鼓励人形机器人开发从硬件到软件、从底层到应用层、从AI模型底座到3D数据集的通用开发套件,如开源代码库、仿真环境库、开源数据集等,形成良好的产业协同创新氛围,降低创业、研发门槛。
2.加快人形机器人标准建设,创建生态认证体系。包括硬件接口标准、通信协议标准、3D数据集标准、性能标准、伦理安全等标准。
来源:证券时报